墨初尘书籍>灵异科幻>江澈柳雪柔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>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方孝孺
    朱高煦猛地站了起来,他比江澈高出半个头,巨大的阴影将江澈完全笼罩。他死死地盯着江澈的眼睛。似乎想从里面看出一丝一毫的虚伪和算计。可他什么也看不到。“你想要什么?”朱高煦沉声问道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“我?”江澈笑了。“我想要的,和殿下想要的,或许是一样的。”“一个安稳的北平,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。”属于我们。这三个字,像一道惊雷,在朱高煦的脑海里炸响。他胸中的万丈豪情与无尽野心,瞬间被这句话点燃。他看着眼前的江澈,这个替父皇在黑暗中行走了无数年。手上沾满血腥,却始终沉默如影的男人。他第一次觉得,自己看懂了他。他们是同一种人。不甘于命运的安排,渴望用自己的双手,去撕裂天空,攫取权力的雄鹰!“好!”朱高煦一拳砸在旁边的石桌上,石屑纷飞。“江澈,我果然没看错你!”“回北平!这破南京,谁爱待谁待着!你我联名上奏,父皇那里,我去说!”他眼中爆发出灼人的光彩。江澈微微躬身,行了一礼。“那便,有劳殿下了。”他垂下的眼帘,遮住了眸子里一闪而过的精光。朱高煦,勇则勇矣,谋略却欠了些。一根再好用的枪,也需要一个握枪的人。而他江澈,要做那个,永远藏在阴影里,掌控一切的持枪者。至于朱允炆?让他跑吧,跑得越远越好。最好跑到天涯海角,做一辈子孤魂野鬼。那样,他这把刀,才能永远悬在所有人的头顶。包括那张,即将坐上应天府皇宫里,至高无上的龙椅。奉天殿外,金吾卫甲胄鲜明。戟锋如林,森然的杀气几乎要凝成实质。一个月的时间,应天府的风向彻底变了。江澈站在暗卫司的驻地窗前,看着远处皇城的一角飞檐,神情平静。这一个月,他什么都没做。朱高煦的联名奏疏递上去后,石沉大海。朱棣没有批复,也没有驳回,就那么晾着。而来自宫里的催促,却像一日三餐般准时,起初是小太监过来传话,语气还算客气。“江司主,皇爷问,建文的下落可有眉目了?”江澈的回答永远是那一套。“回公公,人海茫茫,建文帝蓄意潜逃,暗卫司上下已是竭尽全力,暂无所获。”到了半个月后,来的人换成了御前带刀侍卫,口气也硬了起来。“江澈,皇上口谕,命你三日之内,必须找到朱允炆的踪迹!”江澈躬身行礼,姿态谦卑得无可挑剔。“臣,遵旨。只是此事……难于登天。”最近几天,连人都懒得派了。每日一封来自司礼监的信函,用词愈发严厉。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。暗卫司内部,人心惶惶。所有人都觉得,这位曾经在靖难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司主,怕是要失宠了。唯有江澈,每日依旧按时点卯,翻阅卷宗。擦拭他那柄从不离身的窄刃刀,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。他在等。等朱棣自己把耐心耗尽。等那张龙椅上的人,真正意识到,建文帝这个幽灵,究竟有多大的用处。一个找不到的敌人,才是最可怕的敌人。他江澈找不到,换了谁来,一样找不到。只要朱允炆一天不现身。他暗卫司这把悬在黑暗里的刀,就永远有存在的价值。朱棣很恼火,江澈能想象得到。这位永乐大帝,一生征战,习惯了将一切都牢牢掌控在手中。一个逃走的侄子,就像他完美战袍上的一块污渍,让他如鲠在喉。但他终究是帝王。帝王,最擅长的就是权衡利弊。终于,登基大典的日子到了。这意味着,朱棣已经做出了选择——先坐稳江山,再清理门户。……七月十七。吉时已到。奉天殿前,钟鼓齐鸣,声震云霄。文武百官身着崭新朝服,按品阶序列,肃立于丹陛之下。朱棣一身十二章衮龙袍,头戴通天冠。在万众瞩目下一步步踏上九层高的御阶,走向那张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力的龙椅。他的步伐沉稳,有力。每一步,都像是踩在了所有人的心脏上。江澈站在武官序列的末尾,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。暗卫司的官职不入流品,他能站在这里,已是天大的恩赐。他微微垂着头,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全场。太子朱高炽站在百官之首,肥胖的身体在宽大的朝服下显得有些滑稽,脸上挂着惯有的仁厚笑容。但紧紧攥着笏板的手指,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。汉王朱高煦站在他的身后,身姿挺拔如枪,眼神锐利如鹰,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灼热与野心。赵王朱高燧则跟在他二哥身旁,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,目光在人群中游走,似乎在欣赏着这历史性的一幕。他如今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一职,风头正盛,不少官员都向他投去讨好的目光。江澈的视线,最终落在了文官队列中,一个极其扎眼的存在。方孝孺。所有人都穿着绯红或石青的官服,唯有他,一身刺目的缟素白衣,仿佛不是来参加登基大典,而是来奔丧。他站在那里,如同一块顽固的礁石。任凭周围的浪潮如何汹涌,我自岿然不动。那是一种文人独有的,宁折不弯的傲骨。蠢,但也可敬。江澈心中如此评价。朱棣终于在龙椅上坐定。鸿胪寺官员高声唱喏:“皇上登基,百官叩拜——”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,文武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,行三跪九叩大礼。唯有那一点白色,依旧挺立。整个奉天殿,死寂一片。钟鼓声停了,山呼声也停了。所有人的呼吸,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。数千道目光,聚焦在那个身穿白衣的读书人身上。龙椅上的朱棣,面沉如水。他没有看方孝孺,而是看向了太子朱高炽。“太子,这位是?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,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。朱高炽胖脸上的汗,瞬间就下来了。他往前挪了一步,颤声道:“父……父皇,这位是翰林学士,方孝孺方大人。”